他做祸国殃民、祸害祖宗、连累家人的大奸佞! 想着想着,他落泪,眼神格外沧桑。 如何弄死子固? 用毒药,还是掐死他?或者用匕首?怎样做,才不至于连累其他人? 石师爷越想越深,越想越细,内心十分纠结,十分煎熬。 — — 与此同时,石子固正得意洋洋,收受一位官员送来的贿赂,丝毫不知道亲爹正准备弄死他。 这一份贿赂包含名人字画、大额银票和玉石玩意儿,恰好投他所好。 石子固略看一看,很满意,用类似于做买卖的腔调说:“东西,我收下了。你的事儿,一笔勾销。” 那位官员连忙拱手道谢,满脸喜色。“多谢石公公,告辞,告辞。” 等那官员转身离开后,石子固仔细欣赏那名人字画,用鼻子冷哼,自言自语:“这画儿看起来不怎么样,就因为作画的是有名气的人,画儿的价钱就水涨船高了。” “等老子也变成名人,我随便画几幅,别人肯定也视为传家宝,呵呵……” 他又翻一翻银票,暗忖:贪官污吏,大方得很。 他把银票拿出几张,分给心腹下属。 那几个下属都笑眯眯,争先恐后地拍马屁,又说:“咱们抓贪官污吏的把柄,他们就变成乖孙子,乖乖送钱来。” “比如刚才这个王大人,仅仅是他儿子骑马撞死百姓的把柄罢了,他就急忙送这么多好东西来,让咱们替他遮掩遮掩。” “下一个轮到谁?嘿嘿……” 石子固抬起折扇,敲打那个多嘴多舌的下属脑袋,语气暗含警告:“别因小失大。” “等做到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时,何愁没有金山银山?” “好好做事,少多嘴!” 下属们面面相觑,不约而同地暗忖:石公公好大的野心,不愧是太监中的秀才。等石公公做到万人之上,我们也能做到“鸡犬升天”! 到了下午,又有另一个官员偷偷摸摸来行贿,托石子固帮忙遮掩丑事。 原因就是这个官员养了个外室,外室偏偏又红杏出墙,跟另一个男子私奔,还卷走许多金银细软。 这官员咽不下这口绿油油的恶气,于是派打手去追赶那对私奔的男女,并且把人打死了。 这事偏偏走漏风声,被东缉事厂的石子固查到了。 石子固之所以有这个“千里眼顺风耳”的能耐,原因就是他手下的爪牙如同蜘蛛结网一样。有些爪牙没有丝毫俸禄,仅仅与东缉事厂攀上关系,他们就引以为荣,然后狐假虎威,打着东缉事厂的旗号去干别的坏事。 石子固掌握眼前这位易大人的把柄之后,没有声张,只在私下里派人送易大人一封信。 易大人看完信之后,就像一阵风似的赶来了,恳求石子固手下留情。 石子固万分得意,暗忖:文武百官又如何?还不是要老老实实求我?哼! 他愈发觉得,走太监这条路是走对了,对极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