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00章 升官,搬家(2 / 4)

私下里议论,说唐风年是“宠臣”!

“宠臣”的名号,在历朝历代都不是什么好名号。意思是,此人专门在皇帝面前受宠,实际上不应该受到如此多的君恩。

然而,新帝与唐风年密谈之后,更加坚定心中的想法,下定决心要让官员主动上交受贿的财物。

等唐风年离开后,新帝对信任的太监说:“坦坦荡荡的唐爱卿尚且能在年节时收如此多礼物,那些常年盘踞京城的权臣所收财物肯定只多不少。”

那太监并非不食烟火之人,当即笑得像偷腥的猫儿似的,压低嗓门,神神秘秘地说:“不仅文武百官,就连宫里的太监总管们也是如此,认那么多干儿子,不就是为了收礼吗?”

“在宫内,数干儿子。在宫外,就数一数谁家的门庭最热闹。热闹的,绝对有猫腻。”

新帝露出笑容,点头赞同,突然挑眉,狡黠地问:“你有几个干儿子?”

那太监心里咯噔一下,吓一跳,连忙摇手,结结巴巴地说:“皇上,皇上……奴才对您忠心耿耿啊……”

新帝拍打大腿,开怀大笑。

其实,太监贪财,他岂有不知的道理?他在宫中长大,有一双慧眼,不是笨蛋。

不过,水至清则无鱼。在帝王之术中,最重要的人才不是老实巴交的清官,而是办事得力的能臣。没有能力的清官如朽木,灵巧的贪官反而更讨皇帝欢心,而那种极有才干又清廉的官员少之又少。

— —

乖宝、李居逸和立哥儿都已经回到京城,李居逸在等待吏部的新调令,又要与别的官员互相走动、增进了解,所以忙忙碌碌。

乖宝也要与别的官夫人来往,但她忙里偷闲,经常回娘家。

赵宣宣笑问:“立哥儿这么讨喜,居逸的爹娘有没有挽留他的意思?”

乖宝眸子清亮,道:“公公婆婆可喜欢他了,公公和两个小叔子最爱让立哥儿坐他们肩膀上。”

“婆婆曾经推心置腹地对我说,本来想让立哥儿留他们身边,但考虑到边关无法长久太平,不知道何时会被外敌侵扰,所以为了安全考虑,不敢留立哥儿在那边常住。”

赵宣宣心里被温暖填满,十分庆幸,心想:幸好李家不跟我们争抢立哥儿。以后,立哥儿和我爹娘半年随我们住,半年随乖宝和居逸住,两边都亲亲热热。

于是,在亲情中占便宜的情况下,她感动地说:“你婆婆知情达理,是普天之下难得的好婆婆。”

乖宝点头赞同,“噗嗤”一笑,说:“我在居逸面前也经常夸赞公公婆婆,居逸开玩笑,说不如亲上加亲,送他弟弟中的一个来咱家做上门女婿。”

赵宣宣连忙摇头,说:“玩笑罢了,可不能乱点鸳鸯谱,巧宝还没开窍呢,她还不想成亲。”

“反正自家闺女自家宠,不急着成亲,就算再过十年,也不晚。”

乖宝伸手搂住赵宣宣,把脑袋靠娘亲的肩膀上,心中变得格外宁静、平和,轻声说悄悄话:“娘亲,如果有下辈子,咱们继续做一家人。”

赵宣宣溢出笑声,抚摸乖宝的胳膊。

因为乖宝比巧宝瘦一些,赵宣宣顿时有点心疼她。

乖宝忽然提起元宝的婆家,说:“元宝妹妹无法下定决心和离,就这么拖拖拉拉,不知要拖到何时去?”

“我劝她时,也只能委婉地劝。娘亲,你有没有更好的办法?”

赵宣宣脸上的笑容变淡,说:“牛不喝水,不能强行按头。”

“只能等她自己想通,比如你丛琳师父,当初在黄家吃苦那么多年,后来自个儿下定决心要和离,和离之后,就再也没有后悔过,没有藕断丝连。”

乖宝想一想,轻轻叹气,说:“头一次嫁人,很多女子都嫁错了。如果和离、再嫁变得容易,世间必定少许多苦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