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我厉害多了,听说她以前在宫里做过公主伴读,跟顶尖的夫子学琴棋书画,我就没有那个好福气。”
王玉娥突然“噗嗤”一笑,接话:“做公主伴读就像当差一样,想偷懒都不行。我记得有几次,巧宝背书背不出来,闹得哭哭啼啼。”
到了傍晚,石师爷和宇哥儿终于结束闲逛,笑容满面地回来了。
石夫人主动递茶水给他们解渴,笑问:“上哪里去了?好玩吗?”
石师爷语气有点疲惫,说:“四处逛逛,看新奇玩意儿,没走远。”
曦姐儿伸手,让宇哥儿把买的东西给她看看。
宇哥儿大大方方地给她,并且热心介绍每样东西花了多少钱。
曦姐儿在他面前不像妹妹,反而像姐姐,白他一眼,小声说:“又浪费零花钱。”
宇哥儿感到惭愧,有点不好意思,抬起右手,弯起食指,刮一刮自己的鼻梁,掩饰尴尬。
石夫人也凑过来看一看那些小玩意儿,反而丝毫没有教训宇哥儿,态度无比宽容。
石师爷一边喝冷茶,一边拍一拍走累了的双腿,与赵东阳闲聊,提起武僧打倭寇一事。
原本他以为赵东阳会给他吹嘘一个精彩纷呈的好故事,没想到赵东阳对此一无所知,还惊讶地说:“居然有这事?我以前没听说。”
“打倭寇、海盗的事,归霍大人管,不归我家风年管,各管各的。”
“做布政使,跟做知县、知州、知府不一样。”
石师爷遗憾地叹气,真心实意地说:“要想管好倭寇、海盗这个烂摊子,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、运筹帷幄的总督才好。”
“如果官员都各管各的,缺乏配合,难以彻底结束乱局。”
赵东阳点头赞同,摸摸胖肚皮,其实似懂非懂。毕竟他与关心江山社稷大事的石师爷不一样,他只关心家事和口腹之欲。
晚饭后,石师爷和唐风年一边夜观天象,一边聊朝廷大事,直到深夜。
赵东阳则是早早睡下,打呼噜。
— —
石师爷虽然没有做官的经验,但他确实有处理国家大事的觉悟。
比如,远在京城的皇帝和官员们与石师爷想到了一块儿,都认为东南沿海缺一个总督。
不过,关于总督人选,新帝与文官们产生分歧。
上早朝议论此事时,大部分官员认为应该从六部派个办事认真的文官去东南沿海做总督,办完事之后再召回京城,避免总督与地方官沆瀣一气,同流合污。
然而,新帝有自己的主意。
在他眼里,地方官贪婪,京官也贪婪,没几个好鸟。
他信任唐风年,想让唐风年做这个总督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!
与此同时,新帝身边的太监胡八也心思活泛,眼睛一转,暗忖:如果派杂家去做这个总督,建功立业,青史留名,真是美哉!
直到散朝,总督人选依然悬而未决。
然而,几个有权有势的太监串通一气,找机会在新帝耳边吹风,建议派个太监去干总督这个差事。
他们的理由就是——奴才们对陛下忠心耿耿,一切都按照陛下的要求办理,绝不自作主张或者贪污受贿,陛下可以彻底放心。
然而,新帝是有脑子的人,他明白:如果自己派太监去干这种大事,朝中文官肯定要骂骂咧咧,上书弹劾。
到时候,他休想清静,恐怕要被文官的唾沫星子烦死。
新帝微笑道:“只有治世能臣才胜任此职,仅仅忠心,还不够。”
太监们被拒绝,抓耳挠腮想办法,不甘心让“总督”这块肥肉从嘴边溜走。
当他们想再次开口请求时,发现新帝正在闭目养神,于是太监们瞬间识趣,不敢打扰。
新帝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