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四十五章 前置条件(3 / 4)

宜,各种机械的生产成本也不断下降。

眼前这些机械小蜜蜂,一盒100只的机械小蜜蜂,集中采购的价格是每盒1000块钱,差不多可以使用两三年左右。

而这样一盒机械小蜜蜂,每天至少给10亩室内农场的蔬菜水果进行授粉,如果遇到花量比较少的蔬菜水果,每天甚至可以授粉几百亩。

农业机械设备、农业机器人不断被应用,究其根本,一方面其实是机械的生产成本下降了;另一方面则是机械的各项性能提升了;最后则是整个亚洲联合体的农场工人待遇不断提高。

这些因素倒逼各个室内农场,不得不使用机械替代人工。

比如张孟秋这农业技术员,他月薪为1.5万元左右,加上过来南极洲工作的特种补贴,一个月加起来差不多是3.6万元的收入。

本土普通农场工人的收入,差不多就是6500块钱起步,东南亚稍微低一点,也是每个月4500块钱起步。

面对不断调整的农场工人工资待遇,如果农场和农业企业不想办法,那肯定会被市场淘汰。

至于不断提升生产力,以后会不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?

这是有可能的事情。

但这也不是现在需要太操心的问题。

为什么?

答案就在于亚洲联合体的24亿人口。

如果每个人年均消费200公斤主粮、100公斤肉类、500公斤蔬菜水果。

24亿人口每年就需要4.8亿吨主粮、2.4亿吨肉类、12亿吨蔬菜水果。

再加上植物油、蔗糖、豆丝、烟草、纸张之类的农副产品。

整个亚洲联合体至少还需要维持1亿人左右的农业直接从业者,大约2亿左右农业间接从业者。

更何况,亚洲联合体的农产品可不仅仅供应内部,还可能要供应其他友好地区。

这些农业从业者生产的农产品越多,那社会供应的物资就越庞大。

与其担心产能过剩。

还不如全面推动50岁退休、每周双休、工作日工作六小时之类。

就比如极光城的农场工人们,他们就一天工作六个小时,每周双休,还可以每年组团去澳洲、南美洲旅游。

未来本土如果真的出现产能过剩,那就通过这种方式,控制劳动力人口的规模。

毕竟将退休年龄调低到50岁,再推动全民15年义务教育,那就意味着劳动年龄将变成21岁到49岁,一生只工作28年左右。

那亚洲联合体的青壮年劳动力,一下子将减少超过三分之一。

如果再加上各种超长产假和年假、节假日放假。

产能过剩根本不足为虑。

通过这种方式人为减少劳动人口,同样可以控制产能过剩带来的负面影响,甚至可以转变成为正面影响。

毕竟我们要创造的未来,不是一个越发达,就越不幸福的世界。

人类的未来应该是科技越发达、生产力越高,幸福就越高的世界。

如果做不到这一点,那这个未来世界,只能叫赛博朋克。

或许极光城的工作人员,不清楚什么是未来世界,但他们此时此刻已经半只脚踏进了未来,只是身处其中,他们并没有察觉到而已。

萧荣逛了一圈农场后,他回到1区的办公室,遇到了从南极洲内陆回来的科考队队长汤廉新

“阿荣,你这边的情况如何?”

“咦?你们回来了?”看到老同学,萧荣还挺高兴:“晚上吃一顿?”

汤廉新指了指手表:“晚上?现在是凌晨了…”

反应过来的萧荣拍了拍额头:“呃?你瞧我这记性,在南极洲这边,我都快分不清昼夜了。”

“你在这边分不清,我去南极洲内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