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5章 大盘冲击4000(1 / 1)

今天是10月27,下午15:50,今天天马科技冲击五个点,收盘红四个点,也算符合我的预测。

明天大盘冲击4000点,应该是低开高走,天马科技也是低开高走,预计低开3个点左右,收盘红一个点左右。

明天大家可以挂13.56看看能不能上车,如果上不来,那么早上11:26这个时间抄底,这个时间是大盘和天马科技最低价的时候了,明天这个时间买入肯定是最合适的机会了。

盛夏的午后,阳光炙烤着村口的荷塘,张小凡蹲在田埂上,眉头紧锁地看着塘里稀疏的莲藕。作为刚返乡的大学生,他带着让家乡荷塘重焕生机的梦想,引进了变异杂交莲藕品种,可如今半个多月过去,藕苗不仅没长高,反而有不少叶片开始发黄。

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”张小凡轻轻拔出一株藕苗,发现根部只长出了几根细细的须根,根本无法吸收足够的养分。他想起出发前农业专家说的话:“变异杂交莲藕对水土条件要求高,得精准把控水质、土壤肥力和水温。”可具体该怎么把控,他心里却没了底。

为了找到问题所在,张小凡当天就骑着电动车去了镇里的农业技术推广站。站长李师傅听了他的困惑,拿出一本厚厚的《杂交水生植物种植手册》,指着其中几页说:“你先测测荷塘的水质,看看PH值和氮磷含量,再化验一下土壤,说不定是土壤板结或者肥力不够。”

回到村里,张小凡立刻行动起来。他网购了水质检测试剂盒和土壤检测仪,每天天不亮就去荷塘取样。连续检测了三天,他发现荷塘的PH值偏碱性,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也远低于变异杂交莲藕的生长需求。找到问题根源后,他又犯了难——该用什么方法调节水质和改良土壤呢?

他开始泡在村图书馆里,从农业期刊到种植论坛,只要和莲藕种植相关的资料,他都一一研读。看到有专家提到用腐殖土改良土壤、用硫酸亚铁调节水质,他立刻托人从县城运来几车腐殖土,均匀地撒在荷塘里,又按照比例稀释硫酸亚铁溶液,一点点倒入塘中。

可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。一周后,藕苗虽然不再发黄,但生长速度依旧缓慢。张小凡急得睡不着觉,夜里翻来覆去地想:是不是还有哪里没考虑到?他突然想起之前在网上看到的案例,变异杂交莲藕在生长初期需要适宜的水温,温度过低会影响生长。他赶紧拿出温度计,每天早晚测量荷塘水温,发现清晨水温只有15℃左右,确实低于最适生长温度。

为了提高水温,张小凡想出了一个办法。他在荷塘四周搭建起透明的塑料薄膜棚,白天让阳光充分照射,提升水温,晚上再在棚外加盖保温被。这个办法虽然辛苦,每天都要早起晚归地打理棚子,但效果却很明显。一周后,藕苗开始冒出新的叶片,根部也长出了粗壮的须根。

就在张小凡以为一切都会顺利进行时,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又给了他沉重一击。暴雨冲垮了部分薄膜棚,荷塘里的水变得浑浊不堪,不少刚长起来的藕苗被折断。看着狼藉的荷塘,张小凡心里一阵发酸,可他并没有放弃。雨一停,他就扛着铁锹去修补棚子,又顶着烈日清理荷塘里的淤泥和杂物,还特意给受伤的藕苗喷洒了营养液。

在张小凡的精心照料下,变异杂交莲藕终于迎来了丰收季。当他穿着防水服,从塘里挖出一根根粗壮饱满的莲藕时,村民们都围了过来,眼里满是惊叹。“小凡,你这莲藕比普通的大多了,口感肯定好!”村支书拍着他的肩膀说。

后来,在张小凡的带动下,村里更多人开始种植变异杂交莲藕,还成立了合作社,通过电商平台把莲藕卖到了全国各地。看着家乡的荷塘变成了“致富塘”,张小凡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,他知道,自己的选择没有错,这条充满挑战的种植路,他走对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