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章、朱棣要发作了(2 / 3)

盛明大驸马 冬三十娘 2753 字 1个月前

,下半部嵌入水晶刻槽之中的银线若隐若现。

这金线银线还是用数股更细小的线编织成绳,又被那两个巧匠把为了尽量加固而添设的镜框雕琢得如同饰品。

这样做出来的眼镜,其实已经是奢侈品了。当然了,公主用得起。

虽然眼镜腿还没办法做成能折叠,但富贵人家难道缺个更大的方形盒子?难道没人帮着小心收纳?

赵辉也不敢说多么漂亮精致,但和朱棣暖阁之中那玳瑁铜框没有眼镜腿的笨重叆叇比起来,这一副眼镜当然更轻便、更美型,适合女子佩戴。

关键他有理论支撑,能够尽量把镜片磨得薄一些。

徐风晴跑着把小铜镜取了来,朱琼枝看了镜中的自己,眼睛一眨一眨的满意至极。

她一直以为会跟皇兄之前拿出来的那些叆叇差不多,想一想就丑死了。

“……多谢驸马妙手巧制,我……我实在欢喜。”

许萝筠看公主那开心又情意荡漾的双眸,正想开口说点什么,却听赵辉说道:“臣一片心意,殿下欢喜就好。磨制这副眼镜,母亲也出了力。都是母亲研磨筛出更细小均匀的解玉砂,臣才能侥幸磨制成功。殿下有心孝顺长辈,母亲只盼殿下不为近视所扰。既然心意相通,明日见不见也不打紧的。”

朱琼枝顿时双眼湿润:“阿姑也……”

孙停云确实出了力,因为抛光时需要用到的几乎得是最细腻又有足够硬度的粉末了。

研磨倒简单,但筛出细小粉末来,则是孙停云想的法子,专门用细密好布绷了一个小筛子。

“殿下爱惜眼睛,爱惜这副眼镜,见之便如同见过母亲。殿下心意,臣知道了,母亲也就知道了。许典正费司正他们也是依礼、依旧例行事,是为了公主府名声着想。我出身寒微,没多少见识。公主虽位尊,诸事却不及许典正、费司正他们娴熟,府里府外还要仰仗他们。”

赵辉说完就对许萝筠拱了拱手:“许典正,费司正也劝告过我了。既已大婚,我自当先静心进学习礼。除陛下有所差遣需出府当差外,府里府外诸事就拜托许典正和费司正了。殿下,你看这样可好?”

许萝筠闻言满意至极,忽然不觉得他磨制眼镜是防着自己。

是嘛,他开始做这件事时,还根本没定下公主府女官。

许萝筠头一回觉得这驸马实在顺眼。

你看:不仅孙恭人说免了舅姑礼,驸马也说可见可不见,公主又置哪门子气?

关键就是那句“府里府外诸事就拜托许典正和费司正了”。

现在就看朱琼枝的反应。

朱琼枝已经有所明悟。她这驸马看似孬,看似委曲求全息事宁人,其实是个坏种。

刚才他在自己旁边,背对着许萝筠时已经给了朱琼枝很多眼神。

想着他这么做必有深意,朱琼枝正想顺阶而下表态仍是信重许萝筠,费缗却回来了。

“……陛下谕旨,明日……要见舅姑!”

看他眼神之中有些惊恐,赵辉却只心叫一声好:朱棣终于要发作了!

这一夜不只是公主府,司礼监、锦衣卫、礼部相应官员都接到相应谕旨,都陷入仓促的准备之中。

见舅姑最大的问题不是公主府的人手撑不起公主仪仗,也不是到时执礼官员安排到位。

最大的问题是:皇帝不可能不知道实际的公主婚仪里没有见舅姑这个环节,他之前不提出该见舅姑,为什么现在才提出来?

礼部接到谕旨的是吕震,司礼监那边黄俨不用被宣谕,这事本就是他硬着头皮禀报给朱棣的。

谁能料到大婚之夜公主竟强命府中下人来请旨呢?

现在他被朱棣亲自安排向吕震宣口谕,黄俨宣完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