驸马爷有所不知,那天驸马爷离了县衙后,县尊又和各家商议了一下。既然发卖了圩地给他们,县尊做主让庄家退租五百亩熟官田,就在不远处。驸马爷要不要顺道去看看?县尊意思是,若驸马爷有意,那五百亩官田就由公主府佃租了,要不然驸马爷选了庄户,今年就要为他们的生计为难。”
赵辉闻言愕然:“熟官田?五百亩?”
“正是。”邓修文诚恳地说道,“这回江浦县上下都承蒙驸马爷出面。五百亩熟田,一年也产不了多少粮出来。驸马爷有心帮县里安置流民,岂能让府上庄户今年就饿死?驸马爷这里要自行打理,垦成熟田不是一两年的事,总要有点进项养活他们才行。”
赵辉没说话,只看着他。
金良臣在一旁说道:“县尊思虑周全,驸马爷不必过虑。庄家既然肯让出来,县尊自然已经处置妥当。”
赵辉回想着那天那个被称作冷泉公的庄峻。
他可不管罗知县是不是处置妥当了,但这五百亩已经开垦成熟的官田,公主府好出面佃租?
“邓主簿说不远,是在哪?”
“就在西南不到四里的兰花塘,和这块地最西南面不到两里地。”邓修文解释着,“当年西楚霸王败走乌江,相传虞姬兰花簪丢失于那里路边一处塘中,此后年年兰花朵朵,因此得名。”
赵辉来都来了,去看看总没什么,反正现在不必立刻答应。
地方确实不远,和赵辉这块圩地分别处于此时江堤的内外。
说是江堤,其实面对长江水患,朝廷也难有作为,流量太大了。这道江堤无非就是高于外侧新增圩地不到一人高,如今却是做道路使用。
赵辉说把将来的宝庆庄所在先垫高丈许,比这江堤都高多了。
去了邓修文所说的那块地,果然已经是沟渠通畅、阡陌纵横,眼下已经种了夏粮。
他不禁问道:“原先佃户这庄稼也不管了?”
邓修文陪着笑:“这都是小事,县尊已有处置。”
“回去路上慢慢说吧。”赵辉不置可否,“县里虽是一片美意,我和殿下又确实想买些田,这官田既然旧有佃户,我还是得问清楚。”
李芳也奇怪地说:“庄家得了什么好处,肯让这一处官田?”
回程时边走边聊,赵辉也想着其中利害。
按照大明如今的制度,官田的田赋标准最高,每亩收五升三合五勺。
朱棣赐给朱琼枝的田就是按官田标准征收田赋再折银,二百顷共可征得一千七十石粮,四石粮折银一两。
官田一般都是好田,而好田一年亩产平均可以接近一石,打理得好的话还会更多。
一石有百升,官田征收五升多,只能说如果大明税收只有田赋的话,税率其实真不算高。
但大明自然不止有田赋,还有各种各样的徭役和其他税费。
在官田的管理常例之中,地方官府基本都是把官田包租给一些地方大户或者有门路的人,他们再分包给真正的佃户。
官田的所有人是官府,官府自然不用直接承担徭役、税费。
佃租官田的真正佃户大多还有自己的田地,户籍属于某个里甲,额外佃租官田属于他们“扩大生产”。
因此官田“总包”很吃香,这“总包”只用承担每亩五升三合五勺的田赋。
而佃户也只需要从官田耕种里获得一份额外收入就满足,因此在“总包”和佃户的约定里,基本都是“总包”拿田赋以外产出的大头。
即便只有五百亩官田的“总包权”,庄家从中一年就能得到至少二三百石粮食的进项。
由此衍生的与佃户之间的利益捆绑关系,又是另外一份地方影响力。
回程路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