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4章 盼回信。(1 / 2)

她拆开信,是贺承的笔迹。

「渺渺:

见信安。

岛上一如既往,训练、巡防。念真百天酒那事,已彻底了结。

杨冬花、贺彤涉嫌拐卖儿童未遂及故意伤害,证据确凿,法院重判,十年起步。

短期内不会再扰你们清静,放心。

家中一切可好?念真是否又重了些?

新店开张,想必忙碌。勿太劳累,身体要紧。

爸信中提及京市铺面,知你已安顿。

甚好。

路需一步步走,根基扎稳方为长久。

若有难处,随时来信告知。

临海县林队长处我已打过招呼,干货运输若有不畅,可提我名。

另,周云辉转告,陈剑、张媛媛夫妇将鱼铺与加工坊经营得有声有色,李梅姐亦尽心。

岛上货源稳定,勿念。

春寒料峭,京市风大,注意添衣。

盼回信。

承字」

信不长,但字里行间透着关切和踏实。

知道杨冬花母女得到了应有的严惩,苏渺心中最后一丝阴霾也消散了。

看到贺承特意提到“路需一步步走”,她嘴角不自觉弯起,仿佛看到他写下这句话时认真的神情。

信中提及岛上众人的近况,也让她倍感温暖。

她立刻提笔回信,详细说了店铺开张后的情况,雇了小红小翠,生意还不错。

提了看房和遇到热心邻居赵大爷的事。着重写了念真:“念真很好,又重了,小胳膊小腿更有劲了,咿呀学语,有时像是在叫‘妈’,妈听了乐得合不拢嘴。

附上她的小脚印一张。”最后叮嘱他注意身体,勿念家中。

封好信,贴上邮票,苏渺感觉心里满满的。

虽然相隔千里,但那份牵挂和支撑,从未改变。

几天后,赵大爷的儿子赵卫国果然带着两个徒弟上门了。

赵卫国三十出头,皮肤黝黑,身材敦实,一看就是常干力气活的。

他话不多,但眼神清亮,带着工具里里外外仔细勘察了苏渺买下的第一处院子,又去看了另一处。

他一边看,一边在小本子上飞快地记录、画图。

最后,他给了苏渺一份详细的预算单子。

“苏同志,这两处院子,年头是久了点,但地基、大梁都还行,没大毛病。主要就是屋顶、墙面、地面、门窗这些表面的活儿,还有水电得彻底换新的。”

赵卫国指着单子,条理清晰,“材料费、人工费都在这儿了,我按实价算的。您看看。”

苏渺仔细看了看,价钱比她预想的还要合理些。她抬头问:“赵师傅,这价钱合适。工期大概多久能修好一处?”

“一处的话,人手够,紧着点干,一个半月到俩月吧。”

赵卫国估算着,“主要是老房子,有些地方拆开才能知道里面啥情况,得预留点时间。”

“行!那就麻烦赵师傅了!”苏渺爽快地拍板。

“两处都交给您,按您列的来。材料钱我先付一部分定金,人工费按进度结,您看行吗?”

“没问题!”赵卫国见苏渺如此爽快信任,黝黑的脸上露出笑容。

“您放心,我老赵干活,绝对给您弄得板板正正!”

修缮工程很快启动。赵卫国的队伍确实专业,拆旧、清渣、运料,有条不紊。

苏渺每天安排好铺子的事情,抽空就去工地看看进展,顺便给师傅们带点茶水、烟。

老赵头也常过来“监工”,跟儿子说几句,跟苏渺聊聊天,气氛融洽。

这天下午,苏渺正在店里核对干货的进货单,店门被推开,小红清脆的声音响起:“欢迎光临!您要点什么?”

苏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