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1章 岛上一切安,勿念(1 / 2)

「渺渺:

信收。

岛上一切安,勿念。念真安好?可有重些?

新店稳步,甚慰。

根基初稳,戒骄戒躁,步步为营。

货源、人手、账目,皆需留心。遇事不决,可问爸,或来信告知。

李梅姐转达,岛上加工坊运转如常。

陈剑新试制一批鱼豆腐,反响颇佳,已随本次干货同发京市,你试售之。

此物易腐,需冷藏速销。

周云辉处亦有消息,近来海上巡逻频密,偶有不明船只窥探,均被驱离。

我等职责所在,必护一方安宁。

京市天寒,添衣加餐,顾念身体。

盼回信,告家中事、念真状、店铺情。

承字」

信不长,却像一股暖流瞬间熨帖了苏渺的心。

知道他在岛上平安,知道岛上一切如常,尤其是看到他对店铺、对家事的叮嘱,那份沉甸甸的牵挂便跨越山海传递过来。

还有他特意提到的“鱼豆腐”,让她眼前一亮。

“妈,承哥来信了!岛上都好!还给我们弄了个新东西叫‘鱼豆腐’!”苏渺脸上是掩不住的喜悦和光彩。

穆云清也高兴:“鱼豆腐?听着新鲜!这承子,心里头记挂着呢!”

苏渺立刻提笔回信,详细描述了念真最近的变化

——

会无意识地发出“ba”、“ma”的音节,小胳膊小腿更有力了,试图扶着东西站起来;

说了店铺生意稳定,小红小翠进步快,赵师傅把两处房子都修得极好,第二处院子打算先布置起来备用;

也说了收到鱼豆腐会尽快试卖……

信纸写满了思念和琐碎的日常,最后附上念真新印的小脚印。

封好信,贴上邮票,苏渺感觉心头的挂念有了着落。

几天后,从海岛发来的干货中,果然多了一个用厚棉被和冰包裹的箱子。

打开一看,是一块块方方正正、色泽乳白微黄、质地细腻的“鱼豆腐”。

苏渺拿起一块闻了闻,只有淡淡的鲜鱼味和豆香,没有腥气。

“这就是鱼豆腐?”小红好奇地戳了戳,“看着真像豆腐!”

“闻着挺鲜。”小翠也说。

苏渺当晚就亲自下厨,切了几块鱼豆腐,一半用油煎至两面金黄,外酥里嫩;

另一半和白菜、粉丝一起煮了个汤

。出锅时,煎的鱼豆腐香气扑鼻,咬一口外焦里嫩,鲜味十足;

汤里的鱼豆腐吸饱了汤汁,滑嫩爽口,带着鱼鲜又无刺,连穆云清都赞不绝口。

“这东西好!比鱼丸口感还特别,还不怕有刺,老人小孩都能吃!”穆云清评价道。

苏渺心里有了谱。第二天,“苏记”的干货区便多了一个醒目的位置。

摆放着切好块的煎鱼豆腐样品和煮好的鱼豆腐汤小碗,旁边立着牌子:“海岛新品·苏记鱼豆腐!无刺嫩滑,煎煮皆宜!今日特惠尝鲜价!”

新鲜事物总是吸引人。

很快就有好奇的顾客尝了。“咦?这口感……又像鱼又像豆腐,真不错!”

“煎着吃香!给我来两块尝尝!”

“煮汤也行?那给我也来点,回家给孙子煮汤!”

“老板,这能放几天啊?”

小红和小翠热情地介绍着:“大姐,这鱼豆腐是我们海岛加工坊的新品,纯鱼肉做的,吃着放心!”

“天气凉快能放两天,最好买回去就做着吃,或者放阴凉地儿。天热就得放水井里镇着或者放冰了。”

尝鲜价加上独特口感和苏记积累的口碑,这批鱼豆腐很快便销售一空。

苏渺立刻给岛上陈剑和张媛媛发了电报,告知销售情况良好,